牛批百科 手机版

“法润彩云南” 烟火气里话法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6 12:08:00    

央广网北京7月26日消息(记者费权)7月25日下午,昆明最具烟火气的农贸市场——大观篆新农贸市场摇身一变,成为法治宣传的“网红打卡地”。2025年“法润彩云南”网络普法“进集市”活动在此举办,通过“法治市集”、文艺演出、直播互动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市民买菜逛街的日常场景。活动以“烟火气里话法治 网络普法进万家”为主题,吸引了上万人次参与,线上直播更收获超10万观看量。

法律“菜篮子”进集市(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这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活动,用“菜篮子”装满“法律干货”,以烟火气对冲说教感,让法治宣传真正“活起来”“火起来”。正如市民刘阿姨所言:“原来法律不是高高在上的条文,而是买菜时就能学到的生活智慧。”

普法“赶集” 菜篮子里的法治课

活动现场,篆新农贸市场被改造成一个充满创意的“法治市集”。三大互动区域通过游戏化、场景化的设计,让法律知识变得生动可感。

普法山歌现场演唱互动(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普法文艺演出区,山歌、花灯、快板轮番上演。云南民族村的演员用“普法山歌”唱响反诈知识:“网恋对象隔屏幕,抠脚大汉难分辨”;古渡梨园的滇剧演员则通过《天上掉下大轿车》的戏剧,还原老年人遭遇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市曲艺家协会的群口快板《普法》以朗朗上口的节奏,将民法典条款转化为“顺口溜”。市民王女士感慨:“这些表演既接地气又实用,连孩子都跟着哼唱,法律知识自然就记住了。”

市民群众参与现场游戏互动(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互动游戏区则将法律知识与果蔬结合。套圈游戏中,蔬菜摊位旁竖立着“莲藕有眼要看清,转账汇款得冷静”等标语牌,市民答对问题即可赢取蔬菜礼包;非遗糖画师现场创作“反诈”“网络安全”主题作品,吸引大批市民围观。商户张老板表示:“这些标语巧妙又实用,比如‘洋葱大蒜带点辣,防骗心眼别少啦’,我们商户也能从中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

精准服务 律师“坐诊”与公证员“直播”双联动

活动突破传统普法单向传播模式,通过“线下咨询+线上直播”实现法律服务精准触达。

在市场北门的法律咨询摊位,云南省民营企业合规促进会和北京市炜衡(昆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团队“摆摊营业”。市民张先生现场咨询租房合同纠纷,律师用通俗语言解析“霸王条款”识别技巧;李阿姨则得到关于遗产继承的法律指导:“老人立遗嘱让保姆继续居住的诉求,可通过居住权登记实现。”活动还设置“网民问题征集”环节,提前收集抖音、微博等平台上的高频法律问题,由律师现场解答并同步发布于全媒体平台。

活动现场直播(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另一侧,昆明明信公证处的公证员贾媛婷架起直播设备,化身“法治主播”。她穿梭于菜摊间,结合市场场景讲解遗产继承、婚姻财产公证等知识:“房产过户是否必须公证?夫妻财产约定如何生效?”直播间网友踊跃提问,贾媛婷还总结出“证据固定三步法”,提醒市民保存聊天记录、付款凭证等维权依据。

全民参与 从“被动接收”到“主动传播”

活动通过多元互动激发市民参与热情,推动法治宣传从单向输出转向全民共创。

活动现场普法宣传标语(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普法标语集章打卡”成为市民争相参与的亮点。30余条结合果蔬特色的标语牌被设计成“青菜白菜油麦菜,别被骗子割韭菜”“韭菜一茬又一茬,造谣传谣必被查”等趣味内容,市民手持镂空“菜篮子”明信片拍照打卡,并带话题#法润彩云南#分享至社交平台。来自上海的王女士表示:“这种形式比发传单有趣多了,我拍了视频发朋友圈,很多朋友都点赞。”

网络名人的加入进一步扩大传播效应。短视频博主"酥小鱼"现场学唱普法山歌并直播互动,带动粉丝参与话题讨论;公证员贾媛婷与主持人"云逛"市场,在寻找普法标语牌的过程中向网友普及法律知识。据统计,活动相关内容在抖音平台新增阅读量8000余万次,真正实现"线下学法一小时,线上影响百万人"。


来源:央广网

编辑:肖金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