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上午,在“千里沂河风调雨顺”沂河源敬水典礼暨第三十一届汇泉桃花节盛大开幕之际,精心筹备已久、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张仲亭书法馆开馆仪式,在淄博市沂源县美丽的龙子湖畔,风景如画的桃花岛文化艺术乡村隆重举行。


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在于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和精神脉络,而中国书法既悠久又鲜活,充满历史和时代的张力,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张仲亭先生形成了以书法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的艺术自觉。

张仲亭先生自幼酷爱书法,用功极勤,潜心习书60余年,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重大展览并获奖。2009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文艺表演的第一个节目《雄峙天地》碗幕视频中,出现的书法作品杜甫诗《望岳》,受到全国电视观众的热烈好评,而这件书法作品的作者即是张仲亭先生。在开幕之前他却并不知情,待十一运结束之后,中央电视台主创团队特意为他出具证明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张仲亭先生长期溯源中国书法传统,涉猎各种字体,尤其擅长行书和楷书。欣赏其行书,下笔收放自如,顺之自然,在法度中寻自由,在跌宕中有内敛,浑厚中出神采,给人一种既美而新的审美愉悦。观其楷书,从小楷、中楷到大楷,均得益于他长期不断的笔墨演练,与其楷书一样,有着浓郁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尤为难得的是,张仲亭先生具有文化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他用担当彰显其以艺术奉献社会、服务大众的初心,用使命书写其以雅正作品承载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新篇,他精心书写国学经典,经常受邀为多处文化古迹和厅堂楼馆题写匾额、楹联,并应邀书丹多地建筑碑刻,近几年虽患腿疾,仍然笔耕不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称誉和敬仰,在书法界形成了“张仲亭现象”。

张仲亭先生注重以书载道,让书家、书法和传统文化三位一体,他研发经典,进而以其书法为国学添翼,不断创写时代新篇。从宣传泉城文化,到齐鲁文化,再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循序渐进,口碑广布,社会影响愈来愈大。2017年7月20日,《人民日报》以“张仲亭:期待为经典插上翅膀”为题,对张仲亭先生的书法创作活动、艺术方向及其所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而今,张仲亭先生的书法馆落户桃花岛文化艺术乡村,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搭建了一个有益的多功能的艺术平台,可喜可贺!漫步馆中,不同时期、各种形式、各种书体和尺幅的精品荟萃其中。大家既能欣赏到其书法艺术的雅正、内美、丰盈、卓然,又可领受传统文化经典的博大精深,与清新、美丽的周围环境和自然风光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引人流连。

张仲亭先生把书法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一是着眼于如何写好中国书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展示中国书法的正大气象;二是思考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书法更好地介入社会公共领域。我们坚信并期待他今后创作出更多的书法佳作,为时代为群众做出更多的贡献。

书法家简介

张仲亭,1947年生,山东济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
自幼酷爱书法,用功极勤,其楷书从晋唐入手,上追“二王”,取之遒美俊秀、含蓄多变,集诸家楷书之长,古雅厚实又不乏雅逸之趣。在常年研习楷书的基础上,涉猎多种书体,草书取魏碑的自然高雅、生动飘逸,行书则取道苏轼、黄庭坚的从容娴雅、聚散收放,经过数十载的心摹手追,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貌。其书法以小楷见长,中国第十一届全运会“大碗幕”《望岳》为其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