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防雷分线柜
为铁路撑起“安全护盾”
到计轴系统
为列车行驶安上“智慧之眼”
再到道岔融雪系统成为
恶劣天气下的“铁路守护者”
……
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科安达”)
的每一次产品革新
都精准命中行业痛点
推动着我国轨道交通事业
迈向更高峰

今年,科安达道岔融雪系统成功“登陆”匈牙利,让连接匈牙利首都与塞尔维亚首都的匈塞铁路,刻下中国企业的“印记”。近日,科安达总裁张帆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中国轨道交通向智能化时代迈进,科安达也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为全球轨道交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标准’,在国际舞台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以“防雷攻坚”叩开创新之门
1998年,彼时的中国轨道交通领域,诸多关键技术和产品被国外厂商牢牢把控。张帆与丈夫郭丰明在深圳华强北创立了科安达,怀揣着让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拥有自主“大脑”和“护盾”的梦想,踏上了荆棘满途的创业征程。
创业初期,团队仅有寥寥数人,办公场地狭小局促,资源极度匮乏。但张帆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深知,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唯有创新。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帆了解到铁路系统频繁遭受雷击,导致设备损坏、运营中断,给交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张帆敏锐地意识到,这是科安达的机遇,也是挑战。
“创业之初,我们遇到了铁路发展的第一次大提速,从继电器时代迈入计算机时代。”当时,微电子计算机的引入给铁路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雷击问题成为了铁路提速的绊脚石。然而,科安达凭借在高铁信号防雷领域的独特技术优势,成功把握了切入轨道交通市场的历史性机遇。
历经无数次失败和改进,经过三代开模和迭代,科安达终于成功研发出第一台适用于中国铁路系统的防雷设备——防雷分线柜。2000年,第一代防雷分线柜在广州北江村站投入试点,效果显著,成功解决了铁路系统的雷击问题。
此后,科安达的防雷系统不断升级迭代,如今科安达的防雷工程已成为行业标杆。目前,科安达的防雷产品已应用于国内5000多个火车站场,50多个城市的200多条城市轨道线路搭载了科安达的计轴系统,服务网络覆盖全球。

以“计轴突破”实现创新跨越
当防雷产品
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后
张帆并未止步不前
她又将目光投向了
另一个关键领域——
交通信号计轴系统
计轴系统
如同地铁的“眼睛”
用于控制车的速度
和红绿灯的变化
对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至关重要
“我们开始是从德国引进计轴系统,但在试验中发现,国外的计轴系统并不能直接使用在我们国家铁路上。国内铁路客货混运,环境更为复杂。”张帆表示,国外引进的计轴系统“水土不服”,故障率高,于是我们就对技术进行了适用性改造,使它更适合于国内铁路的运营模式。
通过对系统地不断试用、调试、再创新。2010年,深圳地铁二号线正式开通,首次运用了科安达研发的交通信号计轴系统,这不仅是科安达的第一条完整计轴线,也是其第一条自主研发的计轴线。从此科安达计轴系统开始走出深圳,走向全国。

凭借着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张帆选择“出海”,在德国和匈牙利设立子公司,成功参与匈塞铁路项目。这是企业首条欧洲铁路项目,标志着科安达在欧洲铁路领域的首次重大突破。
2019年,科安达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今天,科安达已发展成为轨道交通信号控制领域和防雷领域颇具代表性的高新技术领跑企业,并持续深耕技术研发,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成功研发了铁路信号智能监测诊断系统、铁路信号电缆监测系统、雷电防护装置在线监测系统等创新产品。截至目前,企业累计获得专利技术13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