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期间,孩子们穿上胶鞋,踏入水田,亲身体验水稻插秧的过程。“五一”假期,不少市民来到怀柔区的漫山慢水·小毛驴农场参与田间劳作,感受劳动的魅力。

谷雨时节,正是水稻插秧的最佳时间。在这处农场里,55亩的水稻资源多样性科普田正在陆续灌水,大批育成的青苗即将在这里安家。“学校的劳动课上,老师教我们种过花”,“我看过怎么种菜的动画片”,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兴奋地换好胶鞋,想要一展身手。然而,第一次踏进水田的孩子对此很不适应,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稍有不慎就会陷下去。
农场种植主管丁志芳分发了稻苗,一场“农业体验小课堂”开讲。“每一排种5株苗,稍微用点力,让小苗扎进土里。”他一边讲解种植技巧,一边纠正孩子们的动作。
16岁的小卢主动“承包”了一垄田。他细心地分出稻苗,认真插入水田,不时还抬头检查秧苗的队形是否整齐。弯着腰忙活了将近1个小时,他让一株株小苗在水田中挺直了腰杆。
“嘿,这苗插得真不赖!”路过的农户也为他竖起大拇指。
这批水稻的生长周期在5个月左右,预计将在国庆节前后迎来收割季。“到时候欢迎你们再来,亲手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农场负责人石宁笑着向孩子们发出邀请,“小卢这一垄田,到时候打出来的稻谷一个人都背不动。”
这片农场不仅生产粮食蔬菜,更是一座“农业科技馆”。这次孩子们体验插秧的U99水稻,是一种小站稻,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而在它的旁边,大片水田已经筑埂完毕,很快,京西稻、太空水稻“小薇”、耐盐粳稻等近30种新品种将陆续在这里落户。此外,一批甘薯、玉米、豌豆等农作物新品种也将在这里开展示范种植。
石宁表示,“五一”假期期间农场举行“亲子插秧节”,家长和孩子可以一同走进田间,体验插秧乐趣。农场还在科学家的支持下,打造了“106种农作物驯化生长史圃”,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从原始野生种到现代栽培品种的演化历程,让农业科普更专业、更有趣。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