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截至8月6日,我国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超过75亿元,迎来一波热潮。在数十部中外影片中,三部志怪题材动画电影《聊斋:兰若寺》《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格外引人瞩目,画皮妖、猫妖罗小黑、小猪妖……一众精彩的“妖怪”在大银幕上大放异彩。
除了大银幕,因《中国妖怪故事(全集)》一书,被读者亲切地称为“给中国妖怪‘上户口’的人”的“搜神馆主”张云全新力作《妖怪相处指南:中国妖怪世界漫游》也重磅上市。这不仅是一本奇趣横生的“穿越式”妖怪世界旅行指南,更是一部承续千年志怪传统,以现代眼光重塑妖怪文化想象的精彩佳作。

中国妖怪世界“安居”指南
《妖怪相处指南》的主体是从中国古代典籍、神话故事、志怪小说、民间传说、民俗故事中整理出来的超过500个妖怪故事。张云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地借用奇幻小说的“穿越”模式,带读者进入中国古代“妖怪丛生”的情境。
书中首先介绍妖怪世界的“基础知识”,对妖怪的定义、分类及所处世界进行了详细阐述。妖怪,作为源于现实却超脱正常认知的奇异事物或现象,具有怪异反常、基于现实、超越认知等特性,分为妖、精、鬼、怪四大类。它们生根于古人真实生活的世界,也出现在《山海经》等古籍记载的“大荒” 等特殊地域,与古代帝王将相、儒生高士、贩夫走卒等各阶层人群紧密相连。
随后,书中会告诉读者如何像古人一样生活。在古代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带多少盘缠,怎么上户口获得合法身份,如何买房安居,面面俱到。比如,为了更频繁地遇到妖怪,读者可以住进年月久远的老宅第,这是不少妖怪的家园。《白泽精怪图》里记载了居住在古宅中的一种名曰“傒龙”的妖怪,长得如同小孩,高一尺四寸,穿着黑衣服,戴着赤色的头巾、大大的头冠,拿着剑和戟,很可爱。
这也使得本书趣味性与知识性并举,在讲述妖怪故事的同时,也兼介绍一些古代社会的诸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现象与价值观。
最容易遇到妖怪的11种职业
当读者了解妖怪基础知识之后,本书再令读者化身为书生、官员、巫师、农夫、渔夫、商人、樵猎、医生、士兵、旅行家、僧道等11种最容易出现在妖怪故事中的古代职业,每种职业单列一章,营造一种沉浸在古代生活的氛围,有代入感地进入每一个妖怪故事。读者就如同进入了角色扮演游戏,时刻准备与妖怪的相遇。
在《书生与妖怪相处指南》一章,张云介绍了读书人会遇到的妖怪。唐代《宣室志》里,记录了唐代元和年间住在长安延福里的一个叫崔珏的书生的故事。崔生在看书时,一个不到一尺长的小童跳到他书桌上,还给他看了两首诗,诗写在小书卷上,如小米粒般大小。后来崔生循迹找去,发现小童是埋在墙角的一支毛笔所化的毛笔小妖。
不光是笔,书房里的墨、墙上的画、围棋棋盘、书房的匾额,甚至是书生花园里的芭蕉,都能变成妖怪。此外,在对书生非常重要的科举场上,也有会做怪的“恩仇二鬼”出现。
书生之外的各种职业所遇到的妖怪,也各具特色。如农夫在打理田地时,“青苗神”会出现守护庄稼,《阅微草堂笔记》记录这种妖怪“形如布囊”。农夫喂养的牲畜也可能化身妖怪,如杀不死的“猪善友”,与虎搏斗、帮人采参的“牛鬼”。作为商人,则需警惕自己的商品变得“有妖气”,日常使用的铜钱也能变成妖怪。作为医生,要知晓疾病与妖怪的关联,如“痘花婆”会让小孩儿染上天花。当你投笔从戎、征战沙场,可能会遇到喜欢吃铜铁的“啮铁”,用这种妖怪的粪便锻造兵器,可以削铁如泥。而清朝江西出现的一种“炮妖”,还帮助官府轰退了太平军。
尽显中国传统文化奇幻魅力
《妖怪相处指南》的500多个妖怪故事全部有据可查,作者广泛援引《太平广记》《聊斋志异》《夷坚志》《搜神记》《山海经》等众多中国古代典籍,深入挖掘中国妖怪文化的深厚根源,每个故事皆标明了出处,从典籍的古文转化为白话文的过程中,语言生动形象,可以让读者体验到中国古代文学家们笔下的奇幻魅力。
为了让读者真的与中国妖怪“见见面”,正文中还附有大量妖怪插图,这些图像精选自中国历代妖怪图像,如清代的《聊斋故事画册》,莫高窟出土的《白泽精怪图》等。书里还附上了经典传世绘画《二郎搜山图》完整版长拉页,让读者在读故事之余,欣赏古人对妖怪的精彩想象。
书中还有一个“彩蛋”赠品“小妖怪飞天遁地棋”,可以手工制作棋子、骰子,让读者在童心大发的时候,可以随酷炫、可爱、带感的妖怪飞行历险妖怪世界。
给中国妖怪“上户口”的张云
《妖怪相处指南》是中国妖怪学开创者张云的最新力作,也是他“中国妖怪宇宙”中最具新意的一部。
张云在妖怪文化研究领域深耕多年。他上学时就一直对志怪笔记、稗官野史有很浓厚的兴趣。2007年,张云参加一个动漫展时,发现很多玩“cosplay”的孩子都打扮成姑获鸟、天狗、饕餮等形象,在孩子们眼中,这些形象都来自日本动漫作品。但这些形象几乎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并书于典籍的妖怪,实际上,有70%的日本妖怪原型来自中国。张云由此发现,在国内,妖怪学相关工作还是空白。于是,他耗费十年潜心钻研中国妖怪文化,立志为中国妖怪正名。他先后出版《中国妖怪故事(全集)》《妖怪说》等妖怪研究类作品,也出版了《妖怪奇谭》《作妖》等小说作品,推出点击量破千万的视频课程《妖怪调查局》,他对妖怪的研究也被媒体广泛报道。
在新作《妖怪相处指南》中,张云这样写道:“中国的妖怪从始至终都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融入到浓浓的人间烟火里。它们生长在人心和世界的缝隙之中,是观察人类世界的一面镜子,是人们的另外一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