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嘉峪关市检察院:“人大代表+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显成效
中国甘肃网7月24日讯据甘肃日报报道(张敏)2023年4月,嘉峪关市检察机关首创性构建“人大代表+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在人大代表工作站设立检察公益诉讼联系点,选聘人大代表担任公益观察员,发挥人大代表发现线索“信息员”、协助办案“助理员”、跟进回访“监督员”作用,实现代表履职与检察监督的“双向奔赴”,让检察监督“时度效”被人大代表感知,被人民群众认可。通过该机制办理案件中已有2件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
该机制创新邀请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办案。线索摸排阶段,代表依托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走访社区、企业收集急难愁盼问题,将烂尾工程超占土地、扬尘污染等民生问题转化为高质量案件线索;调查取证环节,借助代表身份便利联系相关单位核实数据、固定证据,破解“调查难”;公开听证时,代表担任听证员提出专业意见,整改阶段参与“回头看”,监督问题真改实改。目前,已推动30余件群众关切的问题高效解决。
该机制创新建立常态化联络、信息共享及“联合督办”机制。检察机关定期通报工作进展,人大代表及时反馈社情民意;对重大复杂或跨部门案件,由检察机关与线索提出代表共同挂牌督办。该机制还创新推动检察建议与代表建议衔接转化,将办案发现的深层次治理问题,通过代表形成高质量建议提交人大,促进源头治理和系统解决。